摘要
海内外方针要闻
第五次经济普查成果出炉,2023年GDP上修3.4万亿。12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办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有关情况,依照国民经济核算准则和世界通行做法,国家核算局运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分材料,并同步施行城镇居民自有住宅服务核算办法变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出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出产总值为129.4万亿元,比开始核管用添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
美联储对年度银行“压力测验”进行严峻修正。当地时刻12月23日,美联储表明,鉴于近期法令方面的展开,正在考虑对美联储的年度银行“压力测验”进行严峻修正,包含答应银行对美联储运用模型宣告谈论。这被以为是华尔街银行的一大成功。美联储表明,或许还会答应银行就其用于年度银行健康查看的假定情况供应定见,并或许对两年的成果进行均匀,以削减银行有必要拨出多少本钱以吸收潜在丢失的年度动摇。
国内外方针导向剖析
12月下旬(12.23-12.31)海外方针聚集于美联储对年度银行“压力测验”进行严峻修正,但部分大型银行申述美联储“年度压力测验”违法。
12月下旬(12.23-12.31)国内方针首要聚集于中共中心政治局举办民主生活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三次会议落幕,国常会经过《关于严厉规范涉企行政查看的定见》;钱银财务方面,全国财务作业会议在北京举办,央行发布《我国金融安稳陈述(2024)》;本钱商场方面,我国证监会扩展交换便当参加组织规划,发布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准则规矩施行相关过渡期组织;工业方面,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速制作一致敞开的交通运送商场的定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本钱协作新机制项方针准施行作业的告诉》;地产方面,全国住宅城乡制作作业会议举办;其他金融方针方面,核算局发布第五次经济普查成果,金管总局发布《金融组织合规办理办法》。
1、权益:A股方面,12月以来全体商场危险接连散失。上星期三大指数小幅调整,深证综指和创业板回落逾越1%。方针影响:央行发布《2024金融安稳陈述》注重防备金融危险;12月券业并购重组开展超预期推进。
2、固收:进入12月以来商场流动性坚持富余,12月20日以来央行一共回笼资金8286亿元(含国库现金)。12月下旬跨季效应下DR007有所反弹至近2%,12月30日收盘打破1.9%。方针影响:财务作业会议清晰“组合拳”方针;专项债“负面清单”细则落地。
3、大宗产品:有色金属小幅冲高;能化克复失地;贵金属小幅回落;黑色金属小幅回落;猪肉进入消费冷季。方针影响:财务部发布新动力政府收买份额;印度或将逾越我国成为首要石油消费来历;世界黄金协会陈述称黄金有望创十年来最佳体现;全国住宅保证会议清晰2025年要点作业;双节下“菜篮子”稳供作业发起。
4、外汇:12月下旬以来美国通胀坚持粘性以及鲍威尔在FOMC会议上鹰派言辞,导致美元指数根本坚持在108点以上。人民币12月下旬再续价值下降趋势,最低打破7.31。方针影响:银行外汇展业变革“1+6”准则系统出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世界收支坚持根本平衡;世界出资头寸情况坚持稳健;地缘政治抵触影响接连。
大类财物轮动展望
权益正处于“强预期,弱实践”的赛点2.0第二阶段,注重黄金,利率债获益宽松预期,但抢跑后已拥堵。经济作业会议后各部委及当当地针出台节奏和力度也会依据经济现状“边走边看”,“弱实践”或将继续一段时刻,独占盈利不时会有所体现。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方针加力也值得等待。
危险提示:全球钱银宽松不及预期;隐债化解落地时滞;地缘政治抵触晋级;买卖抵触再度晋级。
目 录
内容目录
1. 海内外方针要闻
1.1. 国内方针要闻
1.2. 海外方针要闻
1.3. 方针导向剖析
2. 权益商场剖析
2.1. 商场回忆
2.2. 方针影响剖析
3. 固收商场剖析
3.1. 商场回忆
3.2. 方针影响剖析
4. 大宗产品商场剖析
4.1. 商场回忆
4.1.1. 有色金属
4.1.2. 原油能化
4.1.3. 贵金属
4.1.4. 黑色金属
4.1.5. 农产品
4.2. 工业方针影响剖析
4.2.1. 有色金属
4.2.2. 原油能化
4.2.3. 贵金属
4.2.4. 黑色金属
4.2.5. 农产品
5. 外汇商场剖析
5.1. 商场回忆
5.2. 汇率方针影响剖析
6. 大类财物装备展望
7. 下周大事前瞻
8. 危险提示
正 文
1. 海内外方针要闻
1.1. 国内方针要闻
国常会审议经过《关于严厉规范涉企行政查看的定见》。2024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掌管举办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经过《关于严厉规范涉企行政查看的定见》。会议指出,涉企行政查看是行政法令主体施行行政办理职责的重要办法,初衷是为了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运营。但实践中一些当地和部分涉企行政查看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企业正常出产运营和营商环境改进。要着眼于安稳商场预期,着眼于进步依法行政水平,严厉规范涉企行政查看,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着力进步精准度,努力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要清晰行政查看主体,整理发布行政查看事项,从源头上遏止乱查看。要合理承认查看办法,严厉查看规范和程序,加强行政查看法令监督,削减入企查看频次,根绝随意查看。要把规范行政查看作为2025年规范涉企法令专项举动的重要内容,及时处理反映激烈的杰出问题,加大对乱查看的查办力度,严厉职责追查。
方针简评:咱们在此前陈述(《“鹰派降息”落地》,2024年12月24日)中曾说到,12月16日国务院以“加速履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准则,进一步进步行政法令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了第十一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掌管学习时着重,要深化学习遵循习近平法治思维和党中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议计划布置,环绕加强法治政府制作,树立健全行政法令规范规范,履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准则,进一步严厉法令程序、优化法令办法、强化监督问责,着力进步行政法令质量和效能。2024年以来党中心和各部委屡次规范涉企行政查看准则。6月,发改委、工信部、财务部、商场监管总局等部分联合印发《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举动计划》的告诉,在全国会集展开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举动。7月底,商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双随机、一揭露”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查看服务高质量展开的定见》。二十届三中全会经过的《决议》着重,“加强事中过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查看”。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进一步规范涉企法令、监管行为”。最高人民查看院也于12月5日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查看变革、进一步加强新年代查看作业的定见》,清晰“防止和纠正运用刑事手法干涉经济纠纷,健全查看环节依法鉴别纠正涉企冤错案子机制”。12月11-12日举办的中心经济作业会议也清晰“展开规范涉企法令专项举动”。本次国常会就行政查看进一步规范,别的12月23日举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分组审议,或将在2025年两会后正式推出,这一系列办法将有助于从准则层面改进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展开。
第五次经济普查成果出炉,2023年GDP上修3.4万亿。12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办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有关情况,依照国民经济核算准则和世界通行做法,国家核算局运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分材料,并同步施行城镇居民自有住宅服务核算办法变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出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出产总值为129.4万亿元,比开始核管用添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一起普查成果显现,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工业和第三工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0万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比较,添加52.7%,从业人员42898.4万人,添加11.9%;个别运营户8799.5万个,从业人员17956.4万人。
方针简评:2022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展开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告诉》,首要内容包含普查方针的根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薪酬、出产才能、财务情况、出产运营、动力出产和消费、研制活动、信息化制作和电子商务买卖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运用去向和固定财物出资构成情况等。依据《全国经济普查法令》,经济普查每五年展开一次,别离在逢3、逢8的年份施行。咱们国家现已先后展开了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3年展开的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2023年我国第二工业和第三工业的家底。依据现有核算准则,我国年度GDP要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是开始核算,受材料来历等约束,开始核算首要选用开展核算查询材料和部分行政记载进行核算。第2次是对GDP的终究核实,首要是依据年度核算材料、财务决算材料和部分行政记载等,对开始核算成果进行修订。本次GDP数据上修首要是因为施行城镇居民自有住宅服务核算办法变革。依照国民经济核算世界规范,居民自有住宅服务需求归入GDP核算中。因为居民自有住宅服务没有发生实践的租借行为,也不存在实践商场价格,因而需求虚拟核算其服务价值,此前我国一向选用成本法核算自有住宅添加值。但近年来住宅核算变革一向在推进。2023年1月1日,国家核算局又发布了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系统(2016)》,其间说到,改进了一些方针的核算办法,包含“改进了居民自有住宅服务产出的核算办法,选用商场租金法核算城镇居民自有住宅服务产出”。依据核算局此前给出的答复,现在乡村居民自有住宅服务总产出选用成本法核算,一二线城市因为租房商场较为兴旺,城镇居民自有住宅服务总产出现已选用商场租金法核算。本轮第五次经济普查便是将租金法进行全方位推行,使得住宅添加值核算愈加科学全面。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现在年度GDP开始核算首要选用相关方针速度核算法核算,也便是说先依据相关专业方针增速核算各职业添加值的增速,然后依据添加值增速与上年添加值核算当年添加值总量。一般来说,对当年GDP数据的修订会影响下一年GDP总量,但根本不影响其增速。详细服务职业方面,依据核算局发布的公报,在第三工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325.7万人、租借和商务服务业3858.3万人、公共办理、社会保证和社会组织2781.1万人,增速最快的是租借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较2018年末添加72.5%,金融业为第三工业中仅有从业人员数量削减职业。